无障碍阅读 欢迎访问,wlj.weihai.gov.cn
首页
>专题专栏>工作要点

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2/08/04 13:57 信息来源: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访问次数: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一年。上半年,市文化和旅游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作为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聚焦市委“五化”“十个争先”目标任务,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重点推动威海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为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新局面贡献了文旅力量。

一、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一)艺术领域精品不断。印发《“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2022年一村一年五场戏(演出)工作方案》,督导做好各区市安排部署送戏下乡工作。指导各院团完善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方案,开展国有文艺院团社会效益考核。实施文艺精品创作提升计划,推出更多体现威海文化特色的精品力作,《永不迷航》5月29日在荣成市成功首演,完成省青创项目结项。重点推荐吕剧《老兵》参与2022年首届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彭润芝》等14个项目参与山东省舞台艺术创作选题项目申报;《石岛北沟》等4幅美术作品参与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展览。市美术馆成功举办“山海惊云梦--黄茂森中国画作品展”、“童心童画·第二届威海市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展、“喜迎二十大 家和万事兴”--齐鲁好家风主题展威海巡展”、“何长峰连环画插画展”等艺术展览。

(二)非遗传承成绩斐然。上半年,“威海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规划纲要,推动海洋特色非遗传承创新”、“荣成‘海洋文化’赋能非遗保护高质量发展”等2项工作荣获2021年度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组织召开了2022年度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申报专家评审论证会,重点推荐我市海草房民居建筑技艺和尹派宫式八卦拳两个项目及8名省级传承人申报山东省省级非遗资金。积极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力非遗走出去。“6.11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组织开展18场展示宣传活动,直播场次20余场;“非遗月”期间组织开展23场非遗展演,开展线上宣传39场;非遗购物节期间,组织我市非遗传承人依托线上平台参与非遗购物节活动,线上线下共有180余类产品参与销售,累计销售3.8万余件。组织我市乳山大喜饼、姜不老姜蜜、荣成海参等非遗项目积极参加中国非遗博览会齐鲁美食节。积极开展非遗工坊调研,共摸底调研20余家非遗工坊。

(三)博物馆建设成效显著。不断加强博物馆馆藏,实施馆藏文物保护项目。上半年,市博物馆新增文物资料209件/套,包括苏耕水墨画作品、王墨臣水墨画书法作品与抗疫作品等。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加快推进馆藏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完成济远舰前双主炮等24件一级文物的二维拍摄、三维扫描等数据采集工作;组织48件(套)文物申报2022年度馆藏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工程;与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省水下考古中心联合制定“威海湾一号”定远沉舰出水文物保护工作总体规划,完成“定远沉舰”74 件/套考古发掘品的交接工作。荣成博物馆开展革命文物集中征集工作,征集各类30件,其中荣成籍抗美援朝二级战斗英雄钱忠胜亲属捐赠革命文物20件套。 

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发展

(一)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树立“走在全国前列”的总目标,积极推动示范区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指标较快增长,不断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年初,召开示范区创新发展研讨会,研究部署示范区复核等相关工作。以示范区复核绩效评价为基础,通过年底考核和民生实事月调度制度两大抓手,调动各区市推进示范区创新发展积极性。遴选《公益创投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等5个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案例,积极参加典型案例评选,省文旅厅以第一名的序列上报至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市古籍保护中心对文登区图书馆古籍保护重点单位复核工作进行督导,向省文化和旅游厅上报《关于对文登区图书馆古籍保护重点单位复核工作的报告》。《人民日报》专题发表《乘云入网 畅享文艺时光》,重点威海市公共文化云建设情况。

(二)构建城乡一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实施“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工程,开展文化公益培训、图书业务能力培训、优秀作品展示等项目。巩固提升72个镇街综合文化站持续保持一级站标准,300个文化馆、图书馆村级服务点发挥优质服务效能。创新拓展城乡公共文化空间,新(改)建4处以上城市书房和新建12处乡村书房,全部按照计划开工建设。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意见,通过微改造、微更新,盘活社会现有空间升级改造,积极打造有特色、小而美的新型文化空间,完善15分钟城市公共文化圈空间布局体系。环翠区文化中心完成主体建设施工,正在进行室内装修工作,新馆中心书房正在安装基础设施设备,新馆展览区及尼山书院文化墙正在制定方案。临港区梅兰芳大剧院正在按照场馆的建设规范进行建设,剧院服务中心已进入装修阶段。

(三)聚焦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积极发挥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主阵地的引领作用,进一步营造“书香威海 全民阅读”的浓厚氛围。2022年世界读书日期间,组织开展了以“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威海市第九届全市读书朗诵大赛,叙说时代变化,抒发爱国情怀。策划举办“书香威海 全民阅读”品牌活动,建立充实阅读推广人人才库,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阅读推广文化志愿者队伍。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制订《威海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规范》、《城市书房建设和服务规范》省级地方标准。加强数字化建设,推进威海文化志愿者平台与威海信用平台对接,提升注册文化志愿者数量。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做好场馆开放服务工作。市群艺馆“群星大讲堂”2022艺术培训活动开设戏曲、美术等36门课程,参训学员648名;“蓓蕾成长计划”第六季未成年人艺术普及培训活动开设声乐、街舞等16门课程,培训学员400名。市图书馆开通“威图云课堂”,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线上参与人次近万人;“聪聪故事汇”上半年共举办37场;开展尼山书院传统文化公益培训627场。

(四)万众“艺”心展示文化抗疫力量。疫情期间,威海公共文旅云微信公众号坚持每天向市民推送抗疫主题文化内容,累计推送关于战“疫”微信稿件103条,浏览量达到20余万次。《公共文化服务一直在线》《文化志愿者战疫》等内容被《威海新闻》《文明威海》等多家媒体转发。威海公共文旅云网站推出“宅家也精彩”系列云上培训课程,内容包含美术、舞蹈、非遗、书法、生活小技巧等400余门免费慕课内容。市群众艺术馆、图书馆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推出“同心抗疫 ‘艺’起加油”视频展播、线上威海地方史与乡愁系列讲座、云创客公益课等讲座培训,为市民居家生活增添文化色彩。市图书馆增开两个数字资源库,有数字资源54.6TB,供广大市民线上免费阅览;启动第二期“你选书 我买单”线上荐购活动,让广大市民“居家学不停,我的图书我做主”。

(五)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融合发展。结合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制定儿童友好图书馆、城市书房建设指南,打造儿童友好文化设施,实施面向青少年的研学项目。发挥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功能,打造了理念先进、特色明显、文化繁荣的乡村文化振兴样板镇村,以典型引路的方式以点带面,引领全市乡村文化建设。在推进全民阅读过程中,积极推进“书香山东·数字阅读”共享工程。深化文旅融合发展,结合威海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建设,在旅游驿站增设文化馆、图书馆分馆或服务点,丰富旅游驿站文化功能。鼓励和支持渔民号子、渔家锣鼓、大秧歌等特色群众文化活动融入旅游服务。围绕“二十四节气”等主题打造常态化、有活力、受好评的品牌活动,评选、推出一批有影响力、有示范作用的品牌活动。推动有条件的公共文化场地设施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打造一批文旅融合样板设施或项目。打造示范性旅游厕所,为提升旅游厕所管理和服务水平,做好示范和引领作用。

三、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克服疫情影响,开展招商引资。确立全员招商的工作思路,制定了《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招商引资攻坚突破方案》,集全局之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积极策划包装全市47个文旅产业招商项目,制作完成《2022年文旅产业招商手册》,连同全市招商引资政策,通过网站、微信对外进行招商推介。在受疫情影响外出招商受阻的情况下,积极开展线上招商,累计线上对接目标企业19家。疫情解封后,立即开展外出招商,先后赴沈阳、青岛、烟台、东营等地开展招商活动4次,对接目标企业12家;接待来威投资商考察7家次。上半年在谈项目11个,签约项目2个,省旅发大会签约项目1个。

(二)加大培育力度,推进示范创建。上半年,累计培育景区化村庄56个,推荐30个村申报首批验收;培育民宿集聚片区创建单位3家,推荐里口山民宿集聚片区申报首批验收;培育乡村旅游重点村12家,已全部推荐验收;获评2家省级乡村旅游创新企业;推荐东楮岛申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刘公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入选国家文旅部《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汇编》。推荐威海卫城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申报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推荐那香海等3家申报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威海市全域旅游产业集群获评省级十强产业雁阵型集群,文登区获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荣成市获评山东省文旅康养强县。

(三)拓展工作思路,着力助企纾困。积极争取省级扶持,目前,共争取省级乡村旅游奖补资金825万元,用于补贴乡村旅游相关创建单位。牵头制定《关于支持旅游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和《关于支持住宿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参与制定的3条文旅行业优惠政策全部纳入《威海市应对疫情影响主力市场主体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全面落实省级相关扶持政策,积极对接市总工会,调度“A级景区一卡通”等产品8个,将省里出台的鼓励基层工会为本单位职工办理A级景区通卡政策落到实处。积极对接市金融办,调度文旅企业融资需求30项,争取信贷政策支持。举办第六届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策划A级景区惠享券、千里山海畅游券、乡村好时节·昆嵛山樱桃节定向券、618文创专场券等活动,市民享惠民文旅产品,助力企业促销让利,刺激文旅市场早日恢复,截至6月底,已发放市级消费券361.19万元,使用市级消费券138.45万元,直接拉动消费439.34万元。

四、实施城市推广精准营销战略

(一)优化提升自驾路基础设施。出台《威海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驿站建设》地方标准,制定《威海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驿站设置及服务规范》,以标准化引领威海自驾旅游市场规范化、品质化发展。将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的改造提升列入2022年为民办实事重点工作,每月调度各区市工作进展,确保年内建成至少22个自驾驿站、56个观景平台、12处特色创意路段等基础设施,满足游客个性化度假体验新需求。

(二)策划推出一批品牌主题活动。举办2022年“中国旅游日”(威海)宣传月暨第六届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联动省文旅厅开展“好客山东XIN体验”“导游带你云旅游”“达人自驾打卡直播”等12项线上活动,推出151项近郊游、户外游、周末游等微度假产品,通过云直播、云推介、云共享的方式,与全国网友、广大市民共同开启独属于威海的“微度假”模式。创意策划“听见山海·云创音乐荟”直播活动,面向Z时代主流群体,以音乐为载体,以艺术为表现形式,邀请自由音乐人、乐队等艺术家在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沿线驿站、景区进行现场演出,目前已推出8场,年内计划完成20场。围绕“爱在威海”四季旅游产品,紧抓“五一”“端午”和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创意策划“千里山海 自在威海”精品旅游攻略、“毕业季”旅游攻略、“嗨玩72h,一起解锁千里山海间的蓝色热恋”等产品,推出24条主题线路和100个网红打卡点,多角度满足游客对高质量滨海休闲度假的品质需求。

(三)构建城市营销全媒体矩阵。上半年,“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IP打造与目的地品牌营销推广案例”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入选2021年山东省旅游宣传推广十大优秀案例;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入选2022山东文旅新锐榜“十佳网红自驾线路”;威海成为全省唯一入选马蜂窝长线旅游目的地瞬时访问量热度涨幅最高的十座城市之一。威海市全面启动“千里山海 自在威海”宣传推介,邀请杨丽副市长中英俄三语“表白”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通过“中国推介”官网首发,实现全网流量破亿的现象级热度,掀起游客“种草”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的新热潮。积极参与山东卫视《文旅局长话文旅》活动,节目同步在新华网、人民日报等多个客户端平台发布后,有效带动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精致“出圈”。5月25日,央视晚间新闻播出《以路为媒,让市场暖起来》,重点聚焦威海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2022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期间,《中国旅游报》专版报道《威海:新业态+新产品 升级滨海休闲度假新体验》,重点宣传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标准化建设、品牌体系构筑、“+旅游”联动等发展新成果。

五、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推进文物保护利用体系建设

(一)不断抓牢文物安全管理。出台《国有建设用地考古前置工作的实施意见》及相关配套措施和规章制度,结合威海本地实际,推动实施“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定期督导2019—2021年度威海市获拨中央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资金项目,及时了解项目进度,推进重点文物保护修缮工程进度,确保9项未完成工程尽早竣工验收。以考核为抓手抓实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制定乡村振兴考核指标(文物)台账,将“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项目”“乡村革命旧址展示利用”“乡村博物馆设立”等考核指标任务进行了分解,及时下达到各区市、开发区,压实各级文物部门责任。

(二)打造威海特色文物品牌。上半年,荣成市海草房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成功入选省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荣成留村古墓群考古遗址公园成功入选山东省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荣成市宁津街道东楮岛村成功入选山东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示范案例名单;荣成市东墩村、西滩郭家村和乳山市田家村被公布为第一批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荣成市成山镇成山一村、荣成市夏庄镇石硼丁家村、荣成市俚岛镇中我岛村、乳山市冯家镇北刘伶庄村和乳山市诸往镇下石硼村入选第二批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培育创建名单。同时,持续推进威海湾水下考古勘探工作,召开“山东威海‘靖远’舰遗址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协调会”,统筹推进水下考古调查工作项目。

(三)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积极贯彻落实《全省革命文物会议精神工作台账》,做好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协调机制成员单位名单调整公布工作,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梳理全市革命文物资源,确定公布威海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其中不可移动革命文物52处,可移动革命文物41件/套,为进一步保障革命文物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六、坚持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一)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底线。成立市文旅局疫情防控工作专班,严格按照市疫情指挥部的要求,从严从紧抓好文旅领域疫情防控工作,召开7次专班专题会议,3次修订疫情防控平急转换方案,确保最新疫情防控政策第一时间传达部署到位;累计参加全市各类疫情防控专题会议、工作例会50余次;按照“精准、稳妥、有序”的原则,统筹做好文旅单位的复工复产和经济发展,严格把好“入口关”“场所关”“人员关”,确保“场所码”应扫尽扫,进门测温、戴口罩、出具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执行到位;按照“限量、预约、错峰”的要求,强化人流管控,加强一米线、场所通风消杀;建立员工健康检测台账,落实每周2检政策,确保文旅行业周检测完成率100%。积极开展疫情防控督导检查,累计出动检查人员5074人次,检查文旅经营单位2933家次。上半年,全市文旅行业疫情防控稳定有序。

(二)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上半年,全市文化和旅游系统以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八抓二十项” 创新举措为抓手,全面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和百日攻坚行动。梳理摸清文旅行业监管企业对象底数657家,其中行业主管569家,直接监管88家。将安全生产工作作为党组会“底线议题”和纳入中心理论组学习,严格落实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召开安全生产和假日市场专题部署推进会议6次,举办安全培训和警示教育活动3次,迎接省市专项督导7次,协调2名驻点人员对4家重点企业进行流动驻点,参加恶劣天气视频调度会10次,发布温馨提示68条,累计检查文旅企业3175家次,发现隐患195处,目前全部整改到位。上半年,全市文旅领域整体平稳有序,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三)坚持优化文旅市场环境。提高旅行社服务质量保证金比例至100%,累计为69家旅行社暂退保证金478万元;我市1名导游员入选2021年“金牌导游”培养项目;推荐刘公岛景区,石岛宾馆、华夏城分别申报国家级、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对15家协会组织开展市管社会团体分支(代表)机构专项整治行动;制定“双随机 一公开”11项抽查任务;开展养老诈骗旅游市场专项整治等行动,切实发挥警示教育作用。积极推动荣成市申报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示范城市。按照“双减”政策要求,重新审核登记中小学生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125家,并做好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和全市预付保平台的上线工作,强化对课程、师资及预收费资金。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受理各类业务181件,实现进驻率、一次办好率、全程网办率、按时办结率四个100%。

(四)推动新闻出版行业规范发展。强化版权创意保护与发展,结合“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积极利用网站、微博等平台宣传版权法律法规和基础知识。扎实推行“互联网+版权”服务,依托使用“山东省版权保护与服务平台”,做好作品登记等版权服务,不断提升著作权作品登记的质量和水平。深入推动版权示范创建工作,加强对示范单位 的指导,保护自主创新版权成果。上半年成功创建1家省级版权示范单位,带动版权工作提质增效。目前,我市已有全国版权示范单位2家,省级版权示范单位13家。加强报刊出版管理,完成我市3家具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报纸2021年度报纸年度核验和社会效益考核工作。加强印刷阵地建设和管理,完成我市367家印刷企业、446家出版物发行单位的年审工作,推动我市印刷出版行业高质量发展。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成立专家审读工作小组,开展报纸及其新媒体意识形态审读工作。

(五)推动广播影视行业创新创优。坚持做好元旦、春节、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等重要保障期的安全播出工作,确保广播电视安全优质播出。组织做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加强非法卫星整治,规范养生类节目播出,对养生类节目实行逐级备案制度。推动市级应急广播平台建设,督促任务台站做好各级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的运营维护。组织开展省级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精品创作传播资金扶持项目、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季度推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视听节目推优等一系列精品扶持项目的申报工作。指导做好《大洋深处追鱼人》《铁锤的春天》等影片的摄制。开展2021年威海市广播电视节目奖评选,最终共评选一等奖1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2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