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阅读 欢迎访问,wlj.weihai.gov.cn
首页
>新闻动态>文旅动态

聚焦 | 文旅部刊发威海文化公益创投工作经验

发布时间:2020/09/22 17:07 信息来源: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访问次数: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主办的《地方交流》第13期,以《山东威海探索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题,详细介绍了我市探索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项目的经验和做法。


全文如下:

山东威海探索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聚焦全市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短板与弱项,通过发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改变以往乡村文化服务“大水漫灌”“对焦不准”“撒芝麻盐”等情况,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到百姓最贴心的精神需求上。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威海在乡村实施的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成为掀动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热情的“引信”,也让乡村文化振兴落到“活跃精神文化生活与阵地”的实处。


一、聚焦“问”字,从群众需求出发。2019 年,威海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项目开始探索实践,“问需于民”成为该模式的先决条件和必要保障。公益创投项目启动后,聘请第三方专业团队深入全市 500 个村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调研,发放调查问卷 15000 份,统计分析威海当前乡村居民最紧迫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根据群众需求设置服务项目,主要包括文化传播、文化保护、传承创新三个类别。其中,文化传播类项目利用现有儒学讲堂等场所,策划阅读推广服务,开展经典文化诵读、道德实践、国学教育普及、德音雅乐艺术欣赏、红色文化等活动;文化保护类项目则开展城乡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民风民俗梳理、文物古迹保护、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民间美术与作品展示、传统戏剧等活动;传统创新类项目主要盘活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资源,开展各类文化讲座、城乡特色品牌文化活动,以及其他城乡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比如,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委托社会组织进村入户,了解村民的现实需求,经详细分析、梳理和研判后,在群众文艺领域比较在行的社会组织被指定为中我岛村的指导团队,具体任务包括安排专业文艺工作者辅导村民、及时了解村民新的需求和学习进展、形成调研报告汇报相关成效等,村里陆续举办了文艺晚会、文艺队伍擂台赛、文化广场大宣讲等活动,成为威海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的成功缩影。


二、秉持“专”字,推动乡村文艺办出特色和水平。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关键在于“专”字,在提升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积极性的基础上,努力把活动和内容办得更精致,改变以往的粗放状态。通过文化创意投标、项目化运作、第三方评估等,为文化类社会组织提供资金资助、资源链接、平台支撑、能力建设等支持,引导其进入乡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破解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中人才、组织、资源不足困境,促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专业化、精准化、可持续发展。在调研需求的基础上,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于 2019 年首期打造 8 个乡村社区文化中心公益创投示范点,通过公益创投方式引导全市多家文化类社会组织通过竞争方式获得资助,进入乡村实施 16 个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取得良好效果。2020 年初,威海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财政局联合出台《威海市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实施意见》,在全市层面以制度化形式更大范围推开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工作,52 个社会组织、100 多人深入 25 个乡村进行调研,针对村民的迫切需求,通过设计、培训、优化、路演、评审等环节,遴选出 25 个涵盖文化传播、传统文化保护等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确保实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化、精准化供给。


三、把握“精”字,注重科学分工和监管。公益创投在威海文化领域的破冰,有效整合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更好地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需专业、精准对接、多元服务,对加快威海公共文化服务城乡统筹和均等化发展起到良好促进作用。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过程中,威海市始终坚持党委、政府主导公共文化发展方向,以市、区(市)两级文旅部门主导牵头发起,由专业的社会组织孵化中心作为承办单位,做好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实施的具体工作。进一步规范申报流程,经过严格的初评、培训、优化、终审等各个环节,试点乡村中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分别获得小额公益创投资金支持,通过研究制定《威海市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项目书面评审指标体系表》 《现场评审指标体系表》《监测指标体系表》《结项评估报告书》等配套管理文件,为项目实施提供政策支持。加强全程性评估监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公益创投活动得到了文化类社会组织所在地文化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密切配合,推动了项目按计划实施,同时主办方、承办方、第三方始终密切关注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组织是否严格执行财务管理法律法规,是否根据项目计划如期完成相关指标、任务。


四、收获“好”字,为文化振兴注入源头活水。威海在公共文化领域的公益创投实践,探索了多个项目。比如,环翠区张村镇王家疃村“留住传统留住美”传统艺术公益课堂项目、王家疃村溯源与变迁——村史记录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初村镇佃里院文化志愿者服务队领袖增能项目、康养文化服务项目等,提高了参与公益创投的文化类社会组织的发展和竞争水平,实现了扶持小微文化类社会组织发展,并为其赋能的目标。在文化公益创投项目实施过程中,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将全民阅读、优秀传统文化讲座、村落文化保护、民风民俗、历史文化挖掘、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乡村音乐、美术、舞蹈服务、文化志愿者骨干培养等各项服务精准对接引入多个乡村。项目实施以来,共开展服务项目 41 个,服务时长 13120 小时,建设基层文化团队 90 余支,培训基层文艺骨干 1600 余名,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由“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让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自我发展、自我培育、自我服务,不断满足乡村居民文化新期待。通过 2019 年、2020年持续实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创投,威海市利用 120 万元资金投入,撬动了乡村公共文化发展大效益,建立起了政府和文化类社会组织合作共赢的新机制,节省了公共文化服务成本,创新了党委领导下的多元主体参与文化治理新模式。在不增加行政成本的同时,降低了服务的供给成本、倍增了服务效应,提升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规模和能力,促进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